先講重點:若發現自己為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,卻未被匡列通知,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,觀察自己身體狀況,並聯絡1922或當地衛生單位,靜候指示。
全台各地快篩站一一設立,很多人都在問,到底怎麼樣才符合免費快篩資格,怎樣才需要去做快篩?要注意什麼嗎?
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指示,若與確診者有接觸活動史,但沒有出現相關症狀,建議先進行自我健康監測,減少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,外出時務必「全程配戴口罩」且 #無快篩的急迫性與必要性。
相反,若與確診者有接觸活動史並且出現疑似症狀,請勿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並應全程配戴口罩前往就醫採檢,並明確告知醫師接觸史、旅遊史、職業暴露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症狀。
台中市近期公布設立了10處醫院外的社區快篩站,今又增設了兩處。這個快篩站甫公布之初,就因資訊不夠明確,造成許多市民的緊張與疑惑。
與確診者接觸過的人,難道可以不經諮詢與通報,就咚咚咚自行跑去快篩嗎?不會造成更大的傳播風險嗎?
#其實有接觸史不等於被匡列的接觸者
根據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》的接觸定義,是指自個案發病日起至隔離前,在無適當防護下曾有長時間(大於 15 分鐘)面對面之接觸或提供照護、相處、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之醫療人員及同住者。
也就是說,如果你與確診者只是恰好同時在同一個場域待過,但沒有長時間接觸到的話,基本上就不會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。只能算是有接觸活動史。
而有接觸活動史又出現疑似症狀時,就符合了此次快篩的目標優先資格。
若要進行快篩,應以不搭乘公共交通運輸、全程配戴口罩為前提(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)再前往快篩站進行篩檢。
但!如果是因其他因素而未被匡列到的 #密切接觸者(如確診者隱瞞、疏漏等情形)一定要先留在家中自主隔離,並聯絡1922或當地衛生單位等候指示,也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在我持續的詢問與要求後,台中市衛生局陸續更新了相關圖卡與資訊,也更清楚的說明了疑問與注意事項。
再度提醒大家,如果沒有與確診者有接觸活動史並出現症狀,請勿自行跑去快篩,這樣不僅浪費醫療量能,也會讓自己暴露於感染的風險之中噢~
如果你還是感覺不確定,我一律建議撥打1922!